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西峰区

攻坚拔寨 西峰实现整区脱贫摘帽

 2019/11/18/ 10:00 来源:每日甘肃-甘肃农民报

攻坚拔寨 西峰实现整区脱贫摘帽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特约记者 盘小美

  近年来,西峰把脱贫攻坚列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5341”工作标杆,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因需制宜、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向贫困发起“总攻”。截至2019年初,4961户19981名群众告别贫困,全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4%下降到0.39%,实现了整区脱贫摘帽。

  尽锐出战 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10月30日一大早,西峰区董志镇廖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军就来到村上农网改造现场,与村民、施工方协调线路改造问题。最近一个月,廖坳村对张咀、对面两个自然村的农网进行改造,杨军几乎每天都忙个不停:协调工程问题,走访脱贫户,了解“五小产业”户的发展情况……“2014年,我就到廖坳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从去年5月份开始担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杨军逐门逐户摸清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对有产业的贫困户,每周至少上门2次,掌握其产业发展情况,并提供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帮助贫困户解决难题。

  为了啃下“硬骨头”,西峰区立足区情,提出了“两推一精”扶贫思路,层层签订责任状、立下军令状。县级领导包村,广大干部结对帮扶,社会组织爱心救助……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凝聚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在西峰大地奏响了一曲脱贫攻坚“大合唱”。

  精准施策 补齐短板拔穷根

  贫困村困在基础。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西峰区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紧盯整区脱贫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施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行动,持续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仅2019年就落实扶贫资金2852.945万元,用于解决安全饮水、住房建设、健康扶贫等“三保障”弱项短板问题。

  一笔笔扶贫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一件件民生实事相继落实,为贫困村脱贫扫除“拦路虎”,为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群众脱贫摘帽夯实了基础。如今,全区所有贫困村实现了安全饮水、动力电通组、安全住房、硬化道路通组、高标准农田、公立幼儿园、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宽带入户、卫生厕所、便民服务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十二个全覆盖”。

  产业“造血” 托起百姓小康梦

  培育富民产业是脱贫的关键。西峰区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立足“东果、南菜、北畜、西游”产业布局,按照“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的思路,创新推行组团发展模式。依托招引建设的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331+”产业扶贫,坚持走农业经营主体让股、扶贫资金买股、村集体经济占股、建档立卡贫困户持股的路子,村村发展合作社,贫困户当股东享受分红,实现增收。

  同时,西峰区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精准扶贫理念,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财政奖补等措施,因户施策引导农民发展短平快的“五小”产业,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定向式”集中培训、“点单式”精准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致富技能,推动脱贫攻坚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如今,贫困村实现了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项目,遍地开花的产业,激活了农村经济,托起了贫困群众的小康梦。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