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环县

黄志远 诗书传家翰墨香

 2019/08/19/ 16:21 来源:陇东报

黄志远 诗书传家翰墨香

  本报记者 范亮

  黄志远是环县一中的退休教师,酷爱读书藏书。走进他的家中,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墙壁上悬挂着各式书法作品,客厅、卧室内堆放着满满的书籍……2018年,黄志远家庭先后被省市授予“最美家庭”“书香家庭”荣誉称号。

  “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收藏的小书箱,里面有很多书,别的孩子爱玩,我却喜欢待着看书。”黄志远说,四年级时,他读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烈火金刚》,从此就爱上了读书。

  由于父亲的藏书有限,黄志远便向亲戚朋友借书看,经常点灯熬油、通宵达旦。因为家庭生活困难,爷爷常常嫌他晚上点煤油灯看书太浪费。“那时的煤油很金贵,但借书时都约好了还书时间,得抓紧读完。”黄志远说。

  1976年,黄志远参加工作,在环县合道镇马王庙小学任教。“他太爱读书了,一点微薄的工资,几乎都被他买了书。”黄志远的妻子梁秀英说,当时,黄志远的月薪仅有三十几元,但他买书却从不“手软”,第一次拿到工资后,就花了6元钱买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卷四册《红楼梦》。“当时环县没有书店,只能通过中华书局邮购部买书,我还花了两个月工资买了一套两册的《十三经》和一套四册的《古代汉语》。”黄志远说。

  书越买越多,黄志远逐渐有了收藏意识。1982年,黄志远调到合道小学任教,一家人生活在一孔窑洞里,为了避免做饭烟熏火燎把书籍弄脏,他将窑洞窗口改造成书架,用布帘把书罩住。1987年,黄志远调至环县二中工作,他请木匠特意制作了书柜,珍爱的书籍终于有了“家”。

  “他无论去哪里,总是书不离手,兜里经常装着一本陈旧的袖珍版《论语》,这是他一直坚持反复阅读的书。”梁秀英说,任教时,黄志远只要不带课,就会拿出《论语》反复阅读;退休后,照顾年迈的父母吃过饭,他就推着老人去院里晒太阳,老人和邻居聊天,他就在一旁翻看《论语》。

  “小小仔儿,坐门墩,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做什么?做鞋,做袜,点灯儿说话,吹灯儿做伴……”黄志远爱看书,也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直到今天,他还清晰记得给儿子买的第一本儿童书籍里的歌谣,“家庭教育是一代传一代,有了读书氛围,孩子们耳濡目染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在黄志远的影响下,他的三个儿女从小也都喜欢读书,个个玉树芝兰,书香家庭名副其实。大女儿黄青博士毕业后在宁夏医科大学任教,二女儿黄静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小儿子黄和海南大学毕业,目前都工作稳定,家庭生活和美,为邻里称羡。

  如今,黄志远家里的7个书柜满满当当装着7000余册书籍,环县图书馆的黄志远藏书展厅还陈列着几千册,这近万册书籍成为黄志远家的传家宝。

  “珍藏的线装书我打算留给儿女,其他书籍会捐出去,让更多爱读书的人一起阅读。”黄志远说,他现在还迷上了抄书,“看书使人明理,抄书教人养性,我每天坚持用毛笔抄书两三个小时,《论语》《潜夫论》《李梦阳诗集》都已抄写了几遍。手机阅读虽然已成为年轻人的习惯,但快速阅读终究还是缺少系统性。希望更多年轻人能重新拿起纸质书,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起传递书香、提高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