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庆阳新闻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庆阳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2022/05/19/ 17:09 来源:陇东报 记者 南力 通讯员 杨有为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西峰区后官寨镇孔塬村农民小麦丰收后的喜悦(资料图)。特约摄影 谭钧

干净整洁的镇原县太平镇柳咀村居民安置区一瞥(资料图)。通讯员 田永昭 摄

  记者 南力 通讯员 杨有为

  近年来,我市突出强基地、育龙头、聚集群、创品牌、促融合,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产业呈现体量激增、质效并进、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特色产业培育取得突破,2021年,全年肉羊、肉牛、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38.28万只、56.11万头、125.96万头和3562.31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63.08万只、19.33万头、59.64万头和2750万羽,分别增长35%、15.2%、33.2%和40.7%,羊猪禽出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牛出栏增幅居全省第二。蔬菜、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54.63万吨、64.36万吨和9.45万吨,分别增长8.2%、19.2%和25.8%。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完成一产增加值111.9亿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38元,增长10.7%。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改造农村卫生户厕6.56万户,累计达到19.56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6.33%。突出“三清一改”、拆违治乱、提升风貌等重点,实现“清洁村庄”全覆盖。

  ……

  如今,在庆阳这片大地上,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强科技重产业农业兴旺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围绕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先行区,突出“全市一盘棋、一县一特色”,坚持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优化形成“南牛北羊、塬果川菜、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构建起肉羊、肉牛、肉鸡、生猪产业区和饲草、苹果、中药材、瓜菜产业带的“四区四带”特色产业布局。形成环县肉羊、宁县庆城苹果、镇原肉鸡、西峰生猪、合水奶山羊、正宁肉牛、华池中药材等“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实现产业形态由“小特色”向“大产业”升级、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向集群发展转型、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向质效提升转变,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集群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目前,环县成为肉羊产业大县,宁县建成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镇原县建成白羽肉鸡产业基地,建成西峰、镇原、宁县3个生猪产业大县(区)。

  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创新平台、一个技术团队、一套培训机制”思路,我市依托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聘请国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领衔,成立庆阳苹果、肉羊、肉牛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团队,组建了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3支队伍,开展农业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和示范推广。依托庆环制种、陇上田园、圣越农牧、居立农业等龙头企业,全面推广肉羊“四个一”制种技术、“三级二元”杂交繁育模式,肉羊新品种选育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开展早胜牛资源保种、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研究;培育白羽肉鸡配套新品系;建设脱毒苗木繁育基地。推行“种、养、收、贮、加”全过程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应用相对成熟的“五全五化”肉羊养殖模式、“三高五化”苹果生产模式、“四化四链”肉鸡生产模式和“三定六统一”生猪生产模式,提升了产业质效。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我市构建形成了覆盖饲草饲料、养殖屠宰、精深加工、科研检测、终端销售等各环节的肉羊产业体系;优质种苗、高端基地、储藏分拣、电商销售、外向加工融合发展的苹果产业体系;集种鸡育雏、种蛋生产、鸡苗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白羽肉鸡产业体系;仔猪繁育、集中育肥、屠宰加工、肉食供应、饲料加工、粪肥还田为一体的生猪产业体系,加快培育苹果、肉羊、肉牛、生猪、肉鸡、饲草产业集群,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1年,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出口苹果及质量安全示范区15万亩,万只以上规模羊场33个,万头生猪育肥场14个,千头以上规模牛场27个,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种鸡场12个、肉鸡养殖场28个。

  美环境改面貌农村宜居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战役,对标“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标,提出了“垃圾污水补短板、厕所革命求突破、村容村貌抓片带”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污水治理以及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和尾菜处理利用等专项行动,下实手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顽疾,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据了解,我市紧盯农村柴草乱堆、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放、畜禽乱跑、棚圈乱搭、广告乱贴、摊点乱设、房屋乱建等“十乱”问题,集中开展了国省道、通乡通村油路沿线、中心村、农户庄前屋后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三堆”清理。

  全市农村环卫设施和保洁人员实现了乡村组三级全覆盖,初步形成了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完整链条,做到了陈年垃圾全面清理、新生垃圾日产日清。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实现了100%全覆盖,全市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以境内 6条市级和36条县(区)级农村风貌提升示范线为主,我市组织所有行政村全面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夏战役”“秋冬战役”,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持续深入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在指导农户清理庄前屋后陈年垃圾的基础上,我市重点对农户住宅内部功能和总体风貌进行微改造,通过整修农户门前花园、菜畦、渠道和搭配装饰性围墙篱笆,做到同一村组或线路区域色调风格大体一致,逐步形成错落有致的村庄格局和特色鲜明的乡村风貌。

  我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分层负责、巡查督导、工作调度、投入保障、常态管护”5种长效机制,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全市形成了“乡有场、村有站、户有箱,有人扫、有车拉、有人管”的环卫保洁体系,116个乡镇、1261个行政村均组建了清洁保洁队伍,形成了“政府监管、分级负责、市场运作、长态长效”的环卫保洁机制。

  提效益增收入农民幸福

  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生活水平提升,始终是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所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上下足功夫。

  近年来,我市着眼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坚持抱团发展,探索推广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联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的“331+”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龙头企业闯市场、专业合作社抓种养、农户入股投劳分红的特色产业带农增收机制。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探索实践以市场化机制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共发放股权证书61.56万本,组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408个,带动全市1261个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26亿元,平均达到10万元。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是曲子镇草羊业示范村,也是环县首个种草养羊专业村,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675户2579人。该村紧盯种草养羊亿元专业村建设目标,高定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集中利用3年时间,采取“四化”措施,建成了万亩优质紫花苜蓿基地,占到全村梯田面积的76%,人均4.65亩。亩均产量达到700公斤以上,按照平均每吨售价1600元计算,全村年牧草总收入794.75万元,人均收入3081元。

  通过完善带农增收机制,我市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费和分红收入逐年增加,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股金分红收入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庆城县玄马现代农业示范园引领带动园区建成休闲垂钓餐饮山庄1处,周边村组建成苹果标准化矮化密植示范园1处,探索形成了农旅融合、互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该示范园按照“政府搭台、合作经营、群众参与、互惠共赢”的经营理念,整合孔桥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

  我市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坚持把品牌培育作为提升农产品质效的有力抓手,加快特色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全市有6个区域公用品牌和21个企业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目录,“三品一标”获证产品98个。庆阳肉羊、环县羊羔肉入选中国畜牧业协会“全国十佳羊肉品牌”,环县羊羔肉列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庆阳苹果获得“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国家优质苹果金奖”等荣誉;镇原肉鸡成为百胜餐饮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及沃尔玛等大型超市的固定供应商,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庆阳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品牌带动能力和溢价效应显著提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