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 红火产业 成为群众致富“强劲引擎”
村民搬运辣椒。
村民将采摘的辣椒装袋。
文/图 庆阳融媒记者 郑倩红
近年来,宁县立足资源禀赋,以“小辣椒”串起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全产业链,推动辣椒产业向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让“红火产业”成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规模种植
从“零星散种”到“万亩基地”
宁县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辣椒种植从零散化、传统化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同时,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托管服务等形式,宁县将4000户农户嵌入产业链各环节,带动23个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2024年,全县辣椒产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农民收入中约9%来自辣椒及相关产业。
走进湘乐镇庞川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只见外形光亮、颜色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农户穿梭其中,忙着采摘。“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上今年共栽植辣椒640多亩,最近,辣椒正值采摘期,产量非常不错。”庞川村党支部书记席关宁说。
“以前种辣椒是自家吃,现在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一亩地能赚5000多元。”庞川村村民李俊巧说。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彻底解决了“销售难”问题。
延链补链
激活产业“增值密码”
延长产业链是提升辣椒价值的关键。宁县围绕“吃干榨净”一颗辣椒,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
“我们这款辣椒酱有多种口味、全部采用宁县当地新鲜辣椒加工而成,无添加,纯天然。”在宁县“治粮仓”牌辣椒酱网络直播间,销售经理白莹介绍宁县本土品牌辣椒酱,而“治粮仓”牌辣椒酱也因其纯正的口感和地道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治粮仓”牌辣椒酱加工厂隶属于甘肃治粮仓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春荣镇古城村,2023年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辣椒酱、辣椒丝、辣椒面、辣椒烘干等生产线6条,年可生产各类辣椒产品7000吨,产值达7000万元,带动农户种植辣椒1万亩,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
“我们除了自己的种植基地外,主要以农户种植、公司订单收购为主,去年我们收购辣椒5700吨,向辣椒种植农户支付资金1728万元,生产不同品种的辣椒酱100万瓶,销售收入达到1500万元。”甘肃治粮仓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治仓说。
火红产业
富民强县的“新引擎”
全产业链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许多村民通过参与辣椒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付俊娥是湘乐镇南仓村村民,今年,从辣椒育苗、栽植、管理到采摘,她都参与其中,仅务工一项,就给她的家庭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最近我一直在辣椒种植基地采摘辣椒,每天可以摘100斤到200斤,能挣100多元。”付俊娥说。
“我们将围绕延链补链,持续在育、种、加、销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农户深度融入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兴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宁县瓜菜中心主任陈熠信心满满地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24日宁县 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菇”舞人心
- 2025年09月23日正宁县 中药材产业“链”出富民强县新篇章
- 2025年09月04日涓涓清流润旱塬 幸福之水惠民生——记引洮供水二期配套静宁县城乡供水工程
- 2025年09月03日正宁县 “口述即办”跑出服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