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庆阳市西峰区:“党建+产业”释放发展新活力

西峰区肖金镇胡同村辣椒种植基地工人分拣辣椒。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耿洋洋
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夏日,走进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园香菇种植基地,菌菇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簇簇香菇破棒而出、清香扑鼻,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装筐,一派繁忙景象。
“当前园区建成食用菌大棚560座,形成以园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多个村的产业联动格局。”司官寨村党总支书记高虎介绍,目前园区已投入菌棒200万袋,预计香菇产量200万公斤,产值3600万元。
司官寨村党总支按照“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中,让群众富在产业链里”的发展思路,筹资1700万元,采取单户分散建、大户连片建、园区示范建等模式,建成食用菌产业园,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建棚生产等方式直接参与产业发展。
“我们有信心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高虎介绍,园区依托群众入股,已建成菌种研发中心、菌棒加工厂、生物质颗粒燃料厂,初步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一根菌棒撬动一条链,一垄辣椒富了一村人。在西峰区肖金镇胡同村现代蔬菜种植基地,螺丝椒、牛角椒长势喜人。村民刘耀锋边分拣辣椒边说:“我家5亩地流转出去了,每亩有500元收入,我还在基地打工,一年能挣两万元,日子越过越踏实。”
去年,为破解土地撂荒难题,胡同村“两委”积极走访动员群众,探索“土地托管+统一种植”路径,按照“党支部+联合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集中流转土地180亩,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村集体经济增收11.9万元。
今年,依托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西峰区在胡同村投资建设钢架大棚,胡同村经济联合社积极承建、全力推动,建成钢架大棚100座,种植设施辣椒100棚、露天辣椒50亩,带动122户群众增收。
胡同村党支部书记刘选虎介绍,预计到2025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30万元,带动群众年增收超50万元,实现“土地活、人心齐、集体强、群众富”的多赢局面。
司官寨村和胡同村是西峰区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驱动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西峰区整合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探索“党建+产业”融合路径,推动“资源变资产、党员变骨干、群众变股东”,各地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显胜乡、什社乡依托“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彭原镇探索发展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成立多个功能型产业党组织;董志镇、温泉镇依托帮扶单位与驻村工作队力量,建设特色蔬果基地,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肖金镇打破村域界限,构建产业联合党组织,推动米王、李城、芮岭、胡同等村抱团发展设施蔬菜……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发展添动能。目前,西峰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38.92万元,同比增长9.3%;年收入超10万元的村从2023年的62个增至74个,100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突破5万元,村级“造血能力”持续增强,乡村振兴基础更加稳固。(耿洋洋)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25日庆阳市西峰区“火辣产业”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 2025年06月12日庆阳市西峰区 强化项目支撑 发展数字经济
- 2025年06月11日庆阳市西峰区 早熟红杏“云”端飘香
- 2025年05月20日庆阳市西峰区 菌菇飘香产销旺 产业蓬勃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