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 “三区”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庆阳融媒记者 闫慧 通讯员 朱彦儒
近年来,庆阳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着力构建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在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三区”科技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升种植和养殖效益,积极引入新农业项目和经营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目前,全市有548名科技特派员和92名“三区”科技人才面向基层合作社等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宣传、种植养殖和试验示范推广以及产品加工等服务。
陇东学院“三区”人才庆城果业技术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庆城县高楼镇及周边乡镇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和产业指导。凭借专业技术优势,团队每年实施科技研发推广项目5个以上,探索出了“高校+乡镇+农户”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经验。
“每个项目由乡镇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农户积极参与实践,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科技赋能高楼镇苹果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教授姚志龙说。
2024年以来,陇东学院“三区”人才庆城果业技术服务团队有针对性的培训推广建园栽植、树体整形、花果管理、低效园提质增效等10多项新技术。在高楼镇引进瑞雪、瑞阳、众城三号、水红秦冠等苹果新品种,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果园80余亩。通过测试分析果园土壤肥力性状,研究总结水肥技术方案,配套系列新技术落地,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使果园较之前增产10%以上,综合增效15%以上。
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派8名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团队,为正宁县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引进“瑞雪”苹果苗木1100株,新建10亩青砧园,针对引进苗木的抗旱、抗寒及病虫害等适应性展开系统观测研究以及系列技术试验,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经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环境的苹果种植技术体系,为正宁县苹果产业的品种优化和品质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精心策划组织技术培训班,全年培训果农130余人(次),培养技术精湛、操作熟练的乡土人才。
“只要倾心调研、智谋规划、奋力推进,定能在这片辽阔大地上结出林业发展的累累硕果,为‘三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服务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程师郭连东说。
市农业科学院“三区”科技人才团队依托《早胜牛高效养殖实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深入宁县早胜镇、中村镇肉牛养殖场及养殖户,针对当地养殖发展短板和技术需求,量身定制“一对一”技术解决方案,开展“点对点”跟踪指导服务。
该团队通过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本地牛种等技术推广和研究试验,助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经济效益。
深入实施“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行动和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行动,是科技服务农业的重要抓手。我市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派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原则,兑现“保留编制、保留职务、保留职称”和“优先评聘、优先评奖、优先支持”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农业科技企业,允许科技特派员参与经营分红,与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每年为92名“三区”科技人才每人支持2万元工作经费,并指导县(区)为548名科技特派员每人发放3600元工作补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6月16日庆阳市住房公积金新政落地见效
- 2025年06月16日【思想引领 法治护航——习近平法治思想陇原实践基层行动】周继军: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建设高水平法治政府
- 2025年06月13日国产十万卡算力集群落地庆阳 筑牢“东数西算”中国底座
- 2025年06月13日庆阳沙棘汁实现首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