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 “加码”社会救助升温民生保障
每日甘肃网12月13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通讯员念钰娟)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合水县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加大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贴心的服务,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今年65岁的郑立堂是合水县吉岘镇罗家畔村人,平时他和妻子主要靠务农种地维持生计。2023年,郑立堂的妻子患上了乳腺癌,前后多次化疗和手术治疗费用使郑立堂一家的生活入不敷出。镇村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帮助他们申报了临时救助,并将夫妻二人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使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为高效实施社会救助兜底服务,吉岘镇积极组织镇村工作人员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进行摸底排查,并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及时掌握他们的救助需求,确保困难群众能第一时间申请和得到社会救助。吉岘镇宫合村村民王华宁就是镇村工作人员通过主动走访发现的困难群众之一。
王华宁的妻子患有直肠癌,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医药费和学费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帮助王华宁一家走出困境,镇村工作人员帮助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经过受理审核,及时发放了相应的救助资金。王华宁还在镇村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借助国家奶羊养殖政策扶持,通过发展奶羊养殖产业实现增收,重振生活信心。
在蒿咀铺乡蒿咀铺村,镇村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村入户开展困难人员排查救助工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要求,以“每户必入、入户见人”的工作原则,通过数据比对、走访摸排、实地查看、仔细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对提交申请的社会救助资料认真比对核实,确保“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应退则退”。
“今年,我们村干部全力配合乡上的社会救助工作组开展排查工作,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户等进行核查,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推动各项社会救助工作落实落细。”蒿咀铺乡蒿咀铺村委会副主任李世艳说。
为全力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蒿咀铺乡积极落实动态监测机制,聚焦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采取接受申请和主动发现相结合的方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救助措施,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确保社会救助全覆盖。严格按照申请、核查、公示、审核等程序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确保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困难或重度残疾人等群体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据了解,蒿咀铺乡共有低保对象279户706人、特困供养对象13户15人、孤儿1户1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户7人,今年截至目前,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8.94万元。
“我们将继续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强化审核流程和动态管理,持续扩大救助范围,着力做好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工作,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留死角’,确保困难家庭能够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蒿咀铺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詹晓辉说。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15日合水县以产业带就业促进群众增收
- 2024年10月17日合水县 保障性住房托稳群众“安居梦”
- 2024年10月16日合水县 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 2024年08月27日合水县 完善体育设施激发全民健身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