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就是一抹绿色的希望。当把一棵棵绿色的树苗种植在荒山秃峁上之后,荒山从此焕发了生机,秃峁就此充满了希望!
躬耕荒山卅余载,植此青绿不言悔。2022年第二季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杜克宽老人,用36年的执着坚守,在荒山秃峁上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让近万亩荒野披上了绿装;他用一把铁锨,一双勤劳的手,造出了一片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被当地人誉为守护荒山的“绿色愚公”。
杜克宽,1941年生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月应征入伍,1963年退役分配到原庆阳公路局华池公路段,1987年1月退休。在退休之后,他坚守初心,向绿而行,在家乡的荒山上种植了超过20万株树苗,把绿色的希望种植在家乡的山坡上,带领乡亲们育林达9000余亩。
绿色,“五好战士”的希望之树
杜克宽18岁应征入伍,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一名驾驶员。服役期间,他曾荣立三等功1次、连续四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当年,我经常要开车向新疆等地运输物资,在风沙里开着车走,时常是路和荒滩分不清,很危险,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练就了我的驾驶技术。”杜克宽说,他服役的部队在西北戈壁,那里没有树,一刮风,“黄沙满天飞,碎石滚地走”。
1962年,杜克宽被部队安排从新疆前往中印边境线运输战略物资。“那时,哪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全都是砂石路,把物资运输到班公湖,要经过最危险的400公里无人区,那里寸草不生,路下是悬崖,路边没有一棵树,连个参照物都没有,部队的纪律是不开灯运输,车辆在高原上容易熄火侧滑,在这种危险的高原山路上稍不注意就会车毁人亡,真是每天都提心吊胆,一点不敢马虎。那时就想啊,如果要是道路两旁有树,路就清晰些,开车就安全多了。”谈起部队的经历,他就想说说一棵树的重要性。“我对树有感情,应该是在部队时候,长期奔走在空旷无垠的戈壁滩上,如果能看到一棵树,就非常兴奋。那一棵树,既是一个路标,又是一片绿色,能让人心情一下子好起来。”
种下希望,生生不息。部队的经历让杜克宽对树有种特殊的感情,很多年以后,种树成了这个老兵的人生理想。他说:“在荒山上种下树,就是种下了绿色生命,种下了希望!”
种树,公路人搞起了“副业”
1963年11月,杜克宽退伍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公路养护人。一上任,他被任命为道班班长,既当“指挥员”, 又当“技术员”,还要积极组织为老百姓修路,修路期间,他搞起了植树的“副业”。
“按道理说,修路和种树两不相干,但确确实实因为修路时的一次意外事故让我意识到了种树的重要性。”杜克宽老人说。那个年代很多道班没有职工宿舍,都是借用当地农户的窑洞做临时宿舍。一次,一场大雨引发邻近道班职工住的窑洞坍塌,损失了2位工友的生命,而他发现周围长着树的窑洞却都好着。“当时我想,种树对稳固土质应该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道路两旁,种树有助于保护路基。我就下决心把路修到哪里,就把树植到那里。但那时,老百姓没有种树的意识,我们在工闲时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不几天就被村民偷偷拔去烧火做饭去了。后来,我们在农忙季节抽调人手,主动帮助群众拉粪、割麦子、收玉米,当地群众和我们热络了,也就不好意思搞破坏了,很多农户还自发开始种树。”
当年,工友开玩笑说杜克宽“不务正业”,修路是主业,却在工闲时沿路搞“副业”——种树。“修路重要,养路更重要,多种几棵树,下雨时水冲不走土,路基不就安全了吗?”他曾反驳工友道。
修一路,种一路,不能让公路“生病”。杜克宽在公路段上一干就是24年。冬去春来,不知修了多少路,种了多少树,他已经记不清了。
造林,厚植荒山秃峁的梦想
1987年1月,杜克宽从公路养护岗位光荣退休,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但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杜右手村时,发现村里到处是撂荒的荒山,光秃秃、白光光的,一片荒凉景象。“看着这片光景让人心疼,我就寻思:这么多地方,种上树多好啊!家乡的荒山比戈壁滩的沙漠地总强吧,如果种下树,我想他们能活下来。”
想法很好,实践却困难重重。开始植树那年,没有树苗,杜克宽卖掉自家的一匹骡子和一只羊,买回200多棵树苗,但当年种的树成活率很低;为了解决荒山种树缺水,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等困难,他把种树周围的土壤翻松,打出一米宽的蓄水树窝子,让风吹日晒雨泡,等到来年再种树苗,这样种下的树成就容易活了。但这个工作的工作量大啊!一个人劳作一天,也就能挖出二三十个树坑子。杜克宽老人就是靠着这愚公般的精神,用铁锨镐头在荒山上打出了一眼一眼的树窝……
荒山里没有路,山大沟深,牲畜和机械没有办法进去,树苗都是杜克宽和家人一捆一捆扛上去的。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树苗好不容易栽上了,村子里出现了反对的意见,刚种了几天的树苗都被人连根拔出扔在坑边。”很无奈,但性格倔强的杜克宽不服输,他了解到持反对意见是认为他在集体土地上“圈地”,妨碍了群众放羊。“从这以后,我改变了思路,学习‘愚公’慢慢转变他们的想法。我先在自家田间地头试种,把闲置的地方都种上了杏树、桃树。没过几年,杏树、桃树开始结果,杏皮、杏核、桃核都可以卖钱,乡亲们看到种树也能挣钱,我就让他们谁捡谁去卖。乡亲们尝到了‘甜头’,他们的态度一下转变了,才让在集体荒山上种树。”
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开始实行荒山划分承包、封山育林、禁止放牧,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杜克宽种树的劲头更足了。“乡亲们尝到了种树带来的‘甜头’后开始重视植树造林。我不分哪块荒地是谁家的,只要看到是撂荒的地就种。”杜克宽老人笑着说,“一次,为了赶在大地封冻之前把树栽上,睡到半夜睁眼一看,窗外月光亮堂堂的,就带着两个儿子,起身扛着工具就上山种树去了,一口气把半面山坡都栽完了,太阳才开始探头。”
大面积种树后,树苗的需求量增大了,杜克宽没有钱买树苗,就用捡来的树籽、杏核、桃核育苗移栽。多年来,他总结了不少提高树苗成活率的经验:像柏树要栽在山阳面、松树要栽在背阴的山坡上、杨树和柳树茶杯口粗的树枝就可以砍下来扦插……只要不是干旱年份,杜克宽种下的树成活率在98%。
2016年,杜克宽卧床多年的老伴儿去世了,他望着自己和老伴儿多年来种下的树苗都长成了材,他决定锁上了川里新修的小院,搬到了山上,住到了林子旁的窑洞,继续种树和护林。
榜样,“八棵树精神”的传承
绿化山峁,久久为功。杜右手村的大山沟壑中,常常就有一个人栽树的身影,陡险的山洼,硬是被杜克宽一?一锨修成了层层梯田。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36年,他挑坏了20多根扁担,用坏了100多把铁锨和?头。由于长年累月上山下沟的重体力劳作,让他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病,驼背得厉害,手关节粗大,满嘴只剩下4颗牙……但年过八旬的他毅然一日不歇地奋战在大山里。”华池公路段的一位负责人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杜右手村的四五月份,漫山遍野的杏花、桃花飞舞盛开;秋天,枝头上果实累累。这番景象,人们才发现:杜克宽打造了一座山林。
“只要我还能拿动铁锨,就想一直栽下去,多栽一棵树。”杜克宽老人说,“现在看着这些树,就像看着自己的娃娃,我打心眼里高兴。树长大了,我这辈子也值了!”9000亩山林,他不带走一棵,都留给乡亲们,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他还要求他的儿子要继承父业,继续种好树护好林。他的精神带动了很多人,也鼓舞了很多人。
2019年,杜克宽先后被授予“2017-2018年度感动庆阳人物”“2019年陇原最美退役军人”“2019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9年交通运输部感动交通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22年,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岁月长河里洒下的种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抽枝、散叶、挂果,精神的种子亦然。如果说“八棵树精神”是甘肃交通精神谱系的“根文化”,那么,杜克宽既是“八棵树精神”的传承者,也是对“根文化”的发扬光大。
从2017起,在杜克宽再造秀美山川“绿色愚公”精神的鼓舞下,甘肃省庆阳公路事业中心和华池公路段每年植树节都组织党(团)员和干部职工,带着树苗、铁锨、镐头前来老人守护的这片山林里植树,同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杜克宽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养护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听从组织召唤,热爱本职工作,勤学苦钻业务技能,认真履职的“实干精神”;学习他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岗,义务植树30多年,将自己对党的一片赤诚化作家乡荒地荒坡上近万亩绿林的“苦干精神”。(冉旭东 阎发科)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4月14日植树添新绿 党旗增光辉——华池公路段党支部开展义务植树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