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环县

蝶变路上党旗红——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环县曲子镇西沟村党支部

 2021/08/10/ 17:35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安志鹏

蝶变路上党旗红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环县曲子镇西沟村党支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和环县大多数村子一样,西沟村因气候、地理、基础等条件制约,曾身患“穷病”,发展缓慢,活力不足。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近年环县曲子镇西沟村党支部高擎党建大旗,在改善基础、发展产业、强化治理等方面持续提升。2019年底西沟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2021年6月西沟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

  强弱项、补短板,落后面貌换新颜

  “昔日的西沟村是全镇土地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差、贫困人口最多的‘三最’之村。”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说,这是典型的山区村,沟壑纵横,群众居住分散,基础建设滞后。

  基础薄弱是西沟村党员和群众的一块心病。为改变旧面貌,西沟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誓与基础叫板,带动群众全力补齐道路、住房、饮水等方面的短板,苦抓实干。

  “以前这里是土路,出行条件差,大型农用机械进不来,人力和畜力是主要的农业生产主力。现在油路通到了每个村民小组,有的地方已经通到田间地头,出行方便,产业发展便利。”西沟村村民颜仲生指着门前柏油路说。

西沟村机械化收割紫花苜蓿。

  据了解,西沟村近年累计新建桥梁5座,新修柏油路6条、砂砾路2条,新修梯田5000多亩,实施危房改造144户、安全饮水工程128处,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群众的发展难题。

  2019年脱贫攻坚决战号吹响后,西沟村党支部精心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实施安全住房工程6处,摸排整改问题住房19处,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4处,新修产业路14公里。如今的西沟村焕然一新,自来水到户,硬化路到组,群众住进了安居房,走上了小康路。

  抓党建、创模式,鼓足群众“钱袋子”

  产业是致富之本。“为实现产业发展,党支部充分利用群众种草养羊传统耕作习惯,抢抓全县草畜产业政策机遇,由支部委员带头,积极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合作社,组建‘村社合一’联合社,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刘小兵告诉记者。

西沟村村民拾掇打捆的饲草。

  刘小兵进一步介绍,西沟村动员能人、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等建办全日粮加工专业合作社1个、草产业合作社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全村9个村民小组组均1家合作社,并在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建立了党小组,还从致富带头人、乡村能人中发展了多名党员。

  党支部作决策、定规划,联合社建机制、搞服务,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种养户全入社、搞生产。西沟村动员675户农户全部加入草产业合作社,473户养殖户全部按就近原则加入7个养殖合作社,实现了产业关联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据悉,目前西沟村羊只饲养量4万多只,473户养殖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1%;现有紫花苜蓿留存面积1.3万亩、占梯田面积的75%;2020年养羊户收入超过3万元的达到415户、占养殖户总数的87.7%,种草增收超1万元的群众达512户、占种草总户数的75.8%。

  抓治理、聚合力,振兴路上活力足

  “以基础改观支撑产业发展,以草羊产业兴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是我们村党支部的努力方向。”刘小兵说,西沟村正在抓生态建设提升宜居指数、抓文明乡风焕发群众新风貌。

西沟村养羊场景一瞥。

  西沟村以紫花苜蓿种植为生态修复建设主线,按照“山头栽树戴帽、山腰梯田种草、山下田园林果、山沟筑坝穿靴”的思路整村推进生态建设。2020年完成荒山造林4000亩,栽植公路行道树35公里,改造“红太阳”新品种山杏林1000亩,并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荒山造林1.2万亩、修筑骨干坝3座,全力打造宜居乡村。

  支部守公心,全村转民风。西沟村党支部把培育良好家风、涵养淳朴民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

  西沟村党支部建立了干部问事、群众说事、党组织提事、多元议事、村民定事、全程监事、定期评事和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公开的“七事四公开”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沟村生态建设成效初显。

  与此同时,西沟村探索推行定期考核和积分管理“1+1+5”模式,即建立1套信用评议管理系统,组建1个由村组干部、群众代表、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农户信用等级评议机构,评价农户遵纪守法诚信、配合落实政策、发展内生动力、环境卫生整治、遵守村规民约5类日常表现,推动形成向上向善、重义守信、勤俭节约的文明村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