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环县

沉淀在耿湾的红色记忆

 2021/07/08/ 15:56 来源:陇东报 记者 张瞳

沉淀在耿湾的红色记忆

环县耿湾乡黑城岔村段振儒家中。 陇东报实习生 王华 摄

  陇东报记者 张瞳

  1936年红军西征进入环县,一场场值得铭记的红色战斗在这片热土上打响,红军在这里生活、办公、战斗、补给,耿湾群众上下齐心,参军、捐粮草、提供医疗帮助……军民鱼水情深似海,他们携手并肩,一致抗敌,书写了耿湾乡独特的红色记忆。

  政府旧址 见证艰苦奋斗的岁月

  在耿湾乡黑城岔村黑城岔组有4孔非比寻常的窑洞,曾是中国共产党定环县委员会、定环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是红军指点江山的办公场所。

  1937年3月,陕甘宁省在环县与定边交界处成立中国共产党定环县委员会、定环县苏维埃政府,县党政机关初驻河连湾,后流动于黑城岔、五谷掌、蔡窑子一带。定环县成立以后,主要开展群众工作,巩固地方政权,镇压反革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地方武装等工作。1937年10月,定环县撤销,辖区分别划归环县、定边县。

  黑城岔村黑城岔组老党员段振儒介绍,定环县成立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他的父亲段连科时任定环县青年部长,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讲述那些年的革命故事。当时的政府更替频繁,实际为流动政府,办公设备很简陋,多为一人一个“公文包”流动办公,没有办公经费,有时候到庙上取几张黄裱作为办公用纸,办公场所设在现在的旧址处,实际多数在他家工作。

  段振儒分析,之所以将县委、县政府设在这个地方,更多是方便警戒,因为这里地处陕甘交界的三角地带,西接秦团庄,北往定边,东临黄泉沟,周边沟壑纵横、梁峁交错,便于躲避敌人,与敌人周旋。

  后方医院 为红军战斗保驾护航

  1936年5月红军西征,大部队向西开进,后方医院就留驻在环县耿湾乡崔家园子。当时的红军从5月中旬到11月底,经过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一直到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才随大部队东去。而这所医院在崔家园子一驻就是7个多月。在半年多时间里,医院工作人员和崔家园子的老百姓同饮一窖水,同住一个窑,同吃一锅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崔家园子的老百姓过去长期遭受兵匪抢掠抢夺,几十年过不上安稳日子。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红军经过耿湾乡,曾在这里留宿,红军西征期间提出设红军医院,为红军做好后方医疗保障,当地群众一呼百应,把最好的窑洞全部清理出来,让医院工作人员和伤病员住,只要是红军用得上的东西,群众都乐意拿出来让他们使用。红军一进村就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亲如一家。

  医院刚设好,马上就有红军伤病员源源不断地送来。先送到南店大院处置后,再安排到别的院子里疗养。当时,送到各大窑里的伤员,每天都要按时换药包扎,在当时药品奇缺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只好用新白布条在伤口上擦拭,有的伤员痛得直哭,等到换完药后伤员们却又说又笑和正常人一样。绝大多数伤员伤好出院又上了前线,群众都打趣说:“这些红军娃娃简直像铁打的一样。”

  山城堡战役结束后,医院随着大部队向东去。听说红军医院要走,群众和红军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红军虽然走了,但革命情谊却留在了彼此的心中。一些红军烈士的遗骸长埋在了崔家园子的山沟里,每逢清明祭祖,村里的人们总是不忘祭奠这些红军烈士。

  三代守墓人 扛起守护责任

  1936年环县解放,我党为了加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从长征红军中留下一批同志来充实县区各级领导力量。这些同志当时为创建新的地方红色政权,壮大革命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同志将生命和鲜血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1938和1940年,以赵老五为首的国民党残匪煽动自卫军叛变,杀害县乡区干部47名。其中有许多人都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如在1940年自卫军叛变中被杀害的耿湾区自卫军营长胡仲学、区长朱文寿和县裁判员白廷贵三人。

  当时自卫军在耿湾区所在地红泥湾训练,由赵老五派遣的匪徒混入自卫军中策动自卫军叛变。他们将时任耿湾区区长的朱文寿和营长胡仲学二人绑起来,从吕家河沟进去,绕过猪娃山到梁湾湾,将朱胡二人杀害于九条硷的山梁上(今洪德乡)。

  党员许芳庭和许芳年冒着生命危险,晚上带着群众去找二人的尸体,只找到了朱文寿的尸体,并将其掩埋在一个荒山上。等到时局安定后,许芳庭看到烈士遗骨埋在荒山野外无法照应,他一人又将烈士遗骸迁移埋到他家耕地里。除平时悉心关照烈士陵墓外,逢年过节都要去祭奠。

  许芳庭在世时年年祭奠,从未间断。他去世前给儿子许茂富反复叮咛一定要照看好烈士的坟墓,许茂富继承父亲的遗愿,几十年间一直照应着朱文寿烈士的坟墓。现在许茂富已经82岁,照顾烈士陵墓的责任又落到他儿子许喜红的肩上。

  当时还有在耿湾区五乡自卫军叛变时被杀害的白廷桂烈士,也是长征红军,后被好心人将遗骨埋在今秦团庄乡秦团庄村的马塬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