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庆阳市

红梅绽放 启人思辨——庆阳市大型现代眉户剧《月到中秋》获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纪实

 2021/06/25/ 08:54 来源:陇东报 记者 刘萍凝

红梅绽放 启人思辨

——我市大型现代眉户剧《月到中秋》获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纪实

《月到中秋》获第六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赛剧目奖奖牌。陇东报记者 刘萍凝 摄

《月到中秋》剧照。(图片由西峰区北地情演艺有限公司提供)

  2019年6月20日,《月到中秋》在庆阳市政府礼堂进行汇报演出。图为剧组人员合影。(资料图)

  陇东报记者 刘萍凝

  5月15日,从省上传来喜讯——由西峰区北地情演艺有限公司编排的禁毒题材大型现代眉户剧《月到中秋》荣获第六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赛剧目奖。这是我省戏曲界的最高荣誉奖项,填补了我市的空白。

  20多年精心打磨

  1997年,原庆阳地委政法委和西峰市委领导安排原西峰市秦剧团编创一部禁毒戏。当时,由庆阳知名编剧李应魁先生执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几个家庭吸毒最终酿成悲剧的真实案例为原型,创作了禁毒剧《隐形的战线》,教育群众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之后,该剧经过两次主线结构调整,将侧重点放在表现吸毒危害性上,并运用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和复线结构的戏剧悬念,以警世动情的悲剧力量,让观众产生共鸣。

  《隐形的战线》于1998年搬上舞台后,得到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在1999年先后在省内巡回演出114场,观众超过40多万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甘肃日报》《陇东报》等30多家媒体跟踪宣传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999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期间,《隐形的战线》在兰州演出,省文化厅召集专家和媒体进行了座谈研讨,剧组特邀省内两位编剧雷志华、王登渤加盟再度创编,改名为《总盼月儿圆》,进一步展现了公安禁毒民警和其他禁毒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改编后的《总盼月儿圆》于1999年9月参加全省国庆50周年和新创剧目调演,获编剧、作曲一等奖,导演、舞美二等奖,演员一、二、三等奖,经省文化厅申报,获国家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广厦杯)戏曲三等奖。

  2015年4月,庆阳市和西峰区政法委及市、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建议西峰区北地情演艺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在《总盼月儿圆》的基础上再度创作。北地情演艺有限公司特邀甘肃省文联主席王登渤执笔,组织剧组人员广泛深入调研,市、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负责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多次观看、座谈、修改,创编成《月到中秋》。

  改编之后的《月到中秋》,在表现手法上对毒品的危害性展示得更加到位,在情感表现上更加复杂深沉,突出反映了街道、社区、家庭、禁毒公安民警“四位一体”帮教网络在禁毒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015年“6·26”国际禁毒日前,《月到中秋》在市政府礼堂进行公演,之后又在全市巡演35场,2016年至2017年西峰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安排此剧在西峰区的学校、社区、农村巡演50场。

  此后的几年,此剧经过再次修改、加工和排练,2019年6月20日,《月到中秋》在市政府礼堂进行汇报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市委、市政府、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用艺术开展禁毒宣教

  据了解,很多吸毒者因为对毒品缺乏了解被诱骗吸毒,有的听信谣传为了“治病”滥用毒品,结果成瘾而不能自拔。因此,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全面加强禁毒工作的宣传教育,我们决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开展更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这也是《月到中秋》和群众见面的主要原因。”西峰区北地情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会科说。

  《月到中秋》以男青年何强吸毒史和女青年白云芳贩毒史为故事主线。何强戒毒成功后,再次复吸,为了获取吸毒资金,四处借账,欠下巨额外债,逼死妻子,气死亲娘,家破人亡。

  女青年白云芳原本是一家水果店的老板,为牟取暴利,被毒贩利用,从事毒品销售。在意外情况下,白云芳所藏的毒品被其相依为命的弟弟白云飞误食,染上毒瘾,弟弟人生被毁,白云芳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在社区和家庭的帮助下,何强戒毒成功,开起了小超市,过上了全新的生活,白云飞重返校园,完成了学业。

  《月到中秋》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教育性、哲理性深深感染了观众,通过展演、传唱等形式,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自觉参与到禁毒行列。

  获奖,最美的礼赞

  《月到中秋》在我市七县一区巡回演出,在20多所中小学演出120多场,2020年在省禁毒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今日头条”在线上进行演播。在5个多月的排练时间里,十几名演员夜以继日研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

  演员王鑫明是剧中主要角色“何强”的扮演者,为了演好角色,王鑫明和“白云飞”的扮演者周彪一起去戒毒所体验生活,他们跟着戒毒人员一起吃住,听他们讲经历,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就这样,王鑫明抓住了演绎吸毒者的要领。

  演员侯正刚是剧中何强父亲的扮演者,虽然在剧中角色不多,但侯正刚把自己当成角色本身,不但在戏里研究人物心理,在戏外,也对“何强”照顾有加,当起了戏外“父亲”。在一场戏中,何父因万念俱灰,想在儿子的饭里下毒,用终结生命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当何父转身背对观众时,台下的观众不禁响起了掌声。“我从背影就能看到何父的表情和心理状态。”一位观众说。

  5月10日,红梅奖评选前夕,需要剧组所有演员在兰州进行决赛表演。表演前夕,演员张玉琴由于已经下乡一个多月,非常劳累,加上感冒,嗓子发炎不能发声。张玉琴急得哭了:“我怕到时候声音出不来,拖了大家的后腿!”她每天输液吃药、早早起来清嗓子,最终按时参演,没有影响比赛。

  毛会科作为剧组的负责人,经历了这部戏从复排到和观众见面的全过程,这次荣获红梅奖,也是他代表剧组领奖。毛会科感慨地告诉记者,一部好剧要在传播价值、欣赏价值、教育价值上都做到优秀,才能称得上对人民、社会有益的戏剧,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打磨剧本,多面向群众表演,让这部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