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宁县

郭海峰:为乡亲“绣”出好光景

 2021/01/27/ 10:12 来源:陇东报 记者 路世玲

郭海峰:为乡亲“绣”出好光景

郭海峰在整理扶贫车间制作的香包产品。

  文/图 陇东报记者 路世玲

  1月20日,记者来到宁县湘乐镇任劳村刺绣扶贫车间,车间负责人郭海峰的手机响个不停,正忙着和客户联系香包的销售事宜。“年关将近,西峰有家香包刺绣公司向我们定了一批十二生肖香包,每个属相要5000个。”郭海峰欣喜地说。

  今年36岁的郭海峰,以前在江苏打工,2018年他回宁县老家过年时,发现当地留守妇女利用冬闲绣鞋垫、做香包,这让他发现了商机。通过走访了解到西峰陇东商场、锦绣坊、香包一条街的香包刺绣生意异常火爆,这让他坚定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9年4月,郭海峰在父母以前开办幼儿园的旧址上,建了60多平方米的厂房,引进了高速全自动电脑绣花机,创办了任劳村刺绣扶贫车间。

  村民计怀春,腿部患有先天残疾,为了生计,他逢集在街道修鞋。“摆摊修鞋,遇到雨雪天气,就没有生意了。”计怀春说,进入扶贫车间后,主要干剪线头的工作,因为有修鞋的经验,所以速度比其他人要快得多,挣得也相对多一些。每月从扶贫车间能领到1500元至1800元的工资,再加上逢集修鞋的收入,日子有了盼头。

  随着扶贫车间的发展,郭海峰探索了刺绣香包网络销售新渠道,积极引进新样式香包。“每一个新样式,我都要亲自示范,手把手教,这样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郭海峰说,目前,扶贫车间让当地80多名留守妇女、老年人及残疾人实现了就近就业,人均每月收入1500元。

  临近春节,客户青睐的十二生肖香包正在车间里紧张制作。今年,郭海峰希望研发更多的刺绣新品,增加男性职工工种,通过自己的企业,真正实现“就业一人 脱贫一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