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庆阳】
搬出来 更幸福

①环县南湫乡洪涝池村易地扶贫搬迁点(2019年11月15日摄)。 陇东报记者 张昶昶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履行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职责,优化整合资源,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拓宽安置途径,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着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完成了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并建设竣工1.4万套安置住房,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入住,产业就业帮扶措施配套到位,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了安居乐业。

②镇原县武沟乡椿岔村村民张润娟搬进新家喜笑颜开(2020年4月15日摄)。 陇东报通讯员 李俊峰

③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居民点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2020年5月20日摄)。 陇东报见习记者 俄少飞
搬迁群众从居住分散、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偏远山区搬到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村中心或城镇,住上了宽敞、安全的安置新房,各项配套设施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④正宁县三嘉乡关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2020年7月8日摄)。 陇东报记者 陈飞

⑤合水县固城镇王昌寺村居民点(2018年5月16日摄)。陇东报记者 陈飞
通过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结余资金,依托安置点及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副产品加工、光伏扶贫、乡村旅游、家庭手工、农村电商、乡村物流、家政服务等产业,努力解决贫困搬迁群众“靠什么脱贫”问题,适合搬迁户的产业发展方式基本形成,搬迁群众的增收有了保障,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⑥庆城县蔡口集乡易地扶贫搬迁点(2019年12月5日摄)。陇东报记者 陈飞

⑦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龙咀子村集中安置点(2020年7月7日摄)。陇东报记者 陈飞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目前,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应拆旧房4797户(套),已完成拆旧4797户(套),拆旧率100%。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拆旧复垦复绿,全市农村耕地面积得到了巩固,植被得到了恢复,生态面貌得到了改善。同时,迁出区旧宅基地复垦复绿和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步推进,有力促进了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10日挪穷窝走致富路 补短板奔向小康——甘肃省做好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工作综述
- 2020年11月05日【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让搬迁群众吃上“定心丸”——会宁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回眸
- 2020年10月28日环县黑泉河村 应势而起的“泉村”
- 2020年10月26日“莲花”绽放藏乡美 ——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见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