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宁县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宁县】瞄准靶心 攻克堡垒

 2020/09/14/ 12:1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巩炜 李近远 文洁

  2 稳增收的产业

  “你入股,我经营,你务工,我盈利,你分红”。焦村镇海升苹果基地里,这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万亩果园中,工人们正忙着修剪树枝、除草、施肥。

  “打工一年有1.5万元的收入,2亩流转土地每年有1000元收入,还有3000元入股每年分红360元。”焦村镇高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荣亚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说,现在务工有工资、流转有收入、入股有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

  苹果产业是宁县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县发展苹果产业45万亩,吸收贫困户5914户,其中“海升模式”达到10万亩,2019年分红资金3359万元,5914户贫困户通过分红实现脱贫,241个村集体通过分红收入达标。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通过扶持发展劳务、苹果、肉羊、苗林、瓜菜“五大扶贫主导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中药材、中蜂等特色产业,宁县保证所有贫困户至少有2个以上增收门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4903元增加到2019年的9636元,增幅96.5%;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963.5元增加到2019年的8629元,增幅339.5%。

  胡志华是宁县盘克镇前渠村树苗栽植大户。外面下着雨,大棚里他和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正在清点侧柏,准备发往省外。“侧柏除了省内,主要销往陕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工地需求量比较大,销路不错。”胡志华流转了土地发展苗木产业,栽植红叶李、云杉、香花槐等十几个品种的树苗。

  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扶持和引导以苗林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苗林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优质种苗,推动地方经济,苗林产业已成为“大地增绿、林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力助推器。

  为加快苗林产业化进程,实现以苗富民,县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向、土地流转、金融信贷、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资金投入,调整苗林结构,依靠科技支撑,推动苗林产业提质增效。至2019年底,全县已成立苗林专业合作社67个,引进苗林企业18家,育苗大户56户,苗林生产经营户5380户,完成苗林培育年度任务15万亩,销售各类苗木5000多万株,苗林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125万元。

  一个个特色产业增强了脱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引来了“活水”。

  位于瓦斜乡永吉村的义渠百花园景区,如今已成为当地著名的乡村民俗旅游打卡地。不少永吉村和周边村子的村民前来务工,主要从事除草、浇水、剪枝等农活。永吉村村民刘银儒在这里工作,一年下来收入超过1万元。除了在景区打工,他还以每亩地300元的价格向景区流转了11亩土地,获得双份收入。

  景区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户实现共同增收。永吉村50户贫困户以“331+”产业扶贫模式入股,按年利率12%保底分红,户均分红达到6000元。到目前,景区已累计为17户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15.3万元,向村集体和61户贫困户分红15.8万元,向260多名群众提供了务工岗位,群众务工总收入104万元。

  宁县现有林地面积200多万亩。县里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甜蜜。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走上脱贫致富路的有力举措。通过创新实施“331+”产业扶贫模式,宁县整合农业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扶贫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县目前累计建成扶贫车间3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2534人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66人,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贫困群众成为家门口就业的“产业工人”,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企业与贫困户双赢。

  3 拔穷根的底气

  扶贫先扶“智”,宁县以“智、志”双扶为突破口,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增强致富增收信心。

  发展特色产业更注重授之以“渔”,群众的需求就是培训的计划。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缺知识、缺技术的实际问题,宁县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指令性计划,精准开展“院落式”“地头式”“企社式”等培训,保证贫困群众培训清零、100%掌握技术并拿证。

  县里对发展劳务产业的贫困户,采取专业机构和岗位提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掌握致富本领,促进自主择业创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以县职中为重要平台,设置16个特色专业,采取工学交替、就业实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围绕产业扶贫,突出养羊(猪、鸡、牛)、牧草、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积极实施合作社带头人万人培训计划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

  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才能拔除穷根。

  宁县在村级事务管理和扶贫项目落实中,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推行民主恳谈会、民主决策会、民主评议会,让贫困群众更多地参与进来,树立主体意识,把腰杆挺起来。创新制定了72项到户产业奖补菜单和153项到户技能培训菜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让贫困群众自己实施起来更有信心、更有奔头。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加大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保障力度。累计投资9.86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265个,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点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等14项教育扶贫普惠特惠政策,保证了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3年的90.3%提高到2019年的99.68%,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在焦村镇下个村,村医李鹏飞正在给村民陈栓存测量血压。“低压75,高压127,好着哩!你不要担心,哪里不舒服就随时过来……”

  “感觉今天有些头晕,就过来看看。”陈栓存说,自从村里有了卫生室,遇上感冒、发烧、咳嗽,擦破皮、碰伤手这样的小病村里就能看,再也不用跑乡镇卫生院。

  近年来,宁县加快乡村医疗机构建设,257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等政策,健全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体系,对因病致贫的重残疾和重病贫困群众上门诊疗、专人送诊,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个100%”全覆盖。

  4 聚人心的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县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坚持以党建统揽扶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进一步凝聚了党建引领促脱贫,集中攻坚奔小康的强大合力,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群众迈向小康。

  县里建立了一套分工明确、配合高效、推动有力的管理责任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3个专责工作组、9个脱贫攻坚战区、18个攻坚队,全县6582名干部职工,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和3户脱贫户,并为60个重点贫困村优选“第一书记”、配备专业技术总负责,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构建了贫困村“六个一”帮扶责任体系。

  建立了一套正向比拼、逆向清零、回头核查的工作推动体系。坚持实干事、干实事、抓落实,针对阶段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开展了脱贫攻坚“大比拼行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千名党员访万户、践行初心促脱贫”等活动,对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彻底“回头看”,彻查彻改、固强补弱,扶志扶智、纾难解困,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宁县出台全县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奖惩办法》《作风保障八条铁律》,建立“334”常态化督查和县级领导暗访督查、专责工作组巡回督查、乡镇部门自查互查的三级督查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常态化明察暗访,做到一线发现问题、一线反馈问题、一线督促整改,建立了一套督查灵活、考核严格、奖惩严厉的督查考核体系。

  同时,宁县还建立了一套高效整合、兑付及时、管理严格的资金保障体系。坚持“应整尽整”和“两个70%”原则,上争、内保、外引,筹措91.91亿元投向扶贫主战场。压实项目主管部门、乡镇、帮扶单位及帮扶干部责任,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突出“党建+扶贫”,持续深化“三链”建设,实现党组织在产业链上全覆盖;巩固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成效,采取统筹选派和择优选拔相结合的办法,配强村级班子、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使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通过入股“331+”扶贫企业和自主发展,2019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6万元以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