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环县

走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看今日“环县样板”

 2020/09/08/ 15:31 来源:陇东报 记者 高于婷 实习生 唐晓庆

走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看今日“环县样板”

庆环肉羊制种基地工作人员在清扫羊场。陇东报记者 高于婷 摄

  陇东报记者 高于婷 实习生 唐晓庆

  近年来,环县依托土地等资源优势,把草畜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坚持以构建产业联合体为抓手,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331+”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种养加销”一条龙全产业链闭环。特别是2019年以来,环县确定了“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打造甘肃省肉羊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第一县”的发展目标,对照国标创建“环县标准”、培育最服水土的“环县良种”、完善营养均衡的“环县配方”、推行数字化管理“环县模式”,推动草畜产业向着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方向全速前进。

  “环县标准”因地制宜

  今年62岁的韩怀廷,是环县洪德镇张崾岘村韩东塬组的一名防疫员。今年村上号召改建标准化羊棚,县上有补贴政策,韩怀廷带头行动。4月份,在村里合作社大学生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家成为村上第一家拥有标准化羊棚的农户。

  8月11日,记者走进韩怀廷家的羊棚,羊舍内干净整洁,62只羊个顶个的雪白漂亮。“以前羊在地上,现在羊在床上。”韩怀廷指着羊舍内铺设的竹板告诉记者:“你看,羊的排泄物从竹板缝里漏下去了,方便清扫消毒、卫生防疫,生长环境干净,羊就健康品质好,不仅不愁卖,还能卖个好价钱呢。”科学养殖比传统养羊省力,韩怀廷和老伴只需早晚各来羊棚喂食一次,其余时间都能自由支配。韩怀廷还加入了村上的养殖合作社,有任何养殖方面的难题,都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年终还能参与分红。

  随后记者来到张崾岘村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属于环县124个千只湖羊标准化示范社之一,前期建设、后期管理全部对照国家标准。大学生技术员许杰去年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养羊“三年千人计划”,经过3个月岗前培训实践,被分配到该合作社参与经营管理。许杰说:“合作社都是标准化建设管理,日常坚持封闭式管理,羊舍、草棚都是不让外来人进来。减少人员流动、科学精准饲喂,养出来的羊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质量好,效益更佳。”

  据洪德镇党委书记张伟宏介绍,洪德镇目前有“331+”养殖合作社10个,千只湖羊养殖示范社10个,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到设施规模、由单打独斗到合作社经营的两大转变。“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横联其他合作社、下联贫困户,标准化组织生产经营,社企联合实现产销一体,社社之间联合发展,确保了农民群众稳定脱贫。”张伟宏说。

  近些年,环县大力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联创,用两年时间创建市级示范社251家、省级示范社125家、国家级示范社25家,实现了村村都有示范社,一村一个市级示范社、两村一个省级示范社、每乡一个国家级示范社,为推动草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夯实了发展基础。

  “环县配方”营养均衡

  在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的一片苜蓿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割苜蓿的村民赵文成。他告诉记者,他家共有20亩地,2014年他本着给家里养的羊种点草,节省饲料成本的想法,先尝试着种了少量的苜蓿,没想到除去羊吃的,剩下的苜蓿还卖了个好价钱。尝到甜头的他,便在2016年种了15亩地的苜蓿。“我家的地之前是种粮的,地本身肥力好,加上我们及时除草,种的苜蓿质量就好,今年15亩地的第一茬苜蓿就赚了14900元。”看着长势茂盛绿油油的苜蓿地,赵文成笑得合不拢嘴。

  “好地好肥种好草、好草好方配好料”是环县完善“环县配方”重要保障,环县曲子镇西沟村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对全村耕地进行检测,根据土质结构和营养成分,将全村1.8万亩梯田地中的1.65万亩都种植了牧草,其中紫花苜蓿1.2万亩,大燕麦草4500亩。村上还将675户农户全部纳入环县曲子西沟绿丰草业发展合作社,由村党支部、合作社做决策、定规划,负责牧草种植、收割、运输、加工等牧草专业化生产工作。据了解。为方便管理,西沟村成立了联合社,形成了“户户入社、组组建设、九社联合、村社合一”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家联合起来搞生产、闯市场。全村70%的土地用于种草,70%的村民都在养羊,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草养羊,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

  在选好地、种好草的基础上,环县建成了中盛12万吨饲料加工厂和正茂草产业联合社,根据公羊、羔羊、母羊孕前期、怀后期和哺乳期不同养殖需求,进一步探索优化草料比例,均衡营养搭配,完善调优“环县配方”,供应优质“全日粮”,依靠科学良法推动羔羊成活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以前是有啥给羊吃啥,现在是羊需要吃啥给吃啥,羊吃的好了,害病就少了,还长得肥,价格也卖上去了。”西沟村村民赵文成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