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庆城县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庆城样板”——庆城县以品牌引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纪实

 2020/07/09/ 15:37 来源:陇东报 记者 吴树权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庆城样板”

——庆城县以品牌引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纪实

  陇东报记者 吴树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庆城县着眼于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持续加强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两大平台”共建、“五级网络”服务、“十大平台”筑基、“一个品牌”引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为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理论高地和精神家园,初步形成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庆城样板”。

  “两大平台”共建

  庆城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先后被列为国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后,庆城县按照“先行示范、同步规划、合并建设、全面推进”的思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进试点工作有章有序开展。

  按照“一个阵地、两个中心”的整体布局,庆城县经过统筹规划和精心研究,将原县文广局办公大楼全部用于“两个中心”建设。6月30日,庆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庆城县在打通服务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庆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授旗仪式上,庆城县委书记葛宏再次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庆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理论宣传高地、舆论引导高地 、文化传承高地、示范引领高地、为民服务高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志愿服务为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崭新的气象,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城提供坚定有力的舆论支持。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凝聚干群心的主阵地。庆城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阵地优势和融媒体中心人才技术优势,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群团组织活动等融为一体,互促互补,融合发展,打造了县、乡、村、组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

  “五级网络”服务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庆城县按照“边学习边建设、边总结边完善、边巩固边提升”的原则,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模板供乡镇、部门参考,制定时间表,督促指导进行规范化建设。至目前,在全县打造了“1个中心、17个所、165个站、10个特色实践点和20个示范广场”的“五级服务网络”,并创建2000多个文明实践户,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实到村、具体到户。

  庆城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长庆第一井“庆一井”就位于庆城县马岭镇。历经近50年开发开采,长庆油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气田。近年来,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长庆精神,马岭镇围绕长庆石油文化,在马岭村原钻井二公司生活区块打造集乡村旅游、教育培训、长庆旧址保护、长庆精神传承为一体的主题文化景区和马岭黄酒古镇景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于2019年4月挂牌成立马岭镇马岭村“石油故事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成功打造了长庆石油大会战纪念馆。

  白马铺镇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加强党建、振兴乡村、决胜脱贫的主要抓手,指导王畔村打造了集“锤炼党性、凝聚群众、以文化人”为一体的“忆乡愁·树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突出“初心讲堂”铸魂、“舆论讲堂”筑基、“实践讲堂”引领、“内涵讲堂”带动,建成党史、习语、荣誉、文化、法治等五大长廊,潜移默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先进、争先进,争做文明的推动者、实践者。

  高楼镇杨塬村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任务,将文明实践工作与“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以建成党员活动室、志愿者服务室、文明讲堂、文明书吧、文明实践广场等为实践主阵地,辐射整合了外围的爱心超市、扶贫车间、香菇产业基地、全域旅游风情线、写生基地等5个实践点为辅阵地,于2019年9月建成了“五美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一核多点”式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党崾岘村是桐川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该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打造了“石榴籽·书画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文明实践站站长,将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乡贤能人、先进模范、致富带头人等纳入文明实践队伍,成立了全县首家村级文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达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目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