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环县

遍地药香富农家

 2019/09/10/ 09:43 来源:陇东报

遍地药香富农家

环县药材种植基地航拍 本报记者 吕赟 摄

  本报记者 闫慧 吴树权

  种了一辈子地的梁德奎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一株株小小的药苗,栽到地里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给他带来了2万多元的收入,让他不再为两个孙子上大学的费用发愁了。

  在环县秦团庄乡新集子村,今年69岁的梁德奎,称得上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是他和老伴两人打理。这些年来,老两口起早贪黑,日夜操劳,院里种着蔬菜,圈里喂着猪、养着羊,家中种植的几十亩地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每年,梁德奎都把这几十亩地规划得很详细:10亩种植小麦,每年能打4000多斤麦子;20亩种植玉米;10亩种植苜蓿草,主要用来喂羊;剩下的种植荞麦等小杂粮。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以供养两个孙子上学。

  地里还能种药材?这对于梁德奎来说是个新鲜事儿。自从2017年村上成立环县环芪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老人渐渐对中药材种植有了新认识。

  去年3月,在合作社的全程指导下,梁德奎拿出24亩地尝试着种植中药材黄芩。他每天都要到地里转一转,查看苗子的生长情况,有空就去松土锄草,“种药材是个细致活,浇水、施肥既要把握度,还要把握量,如今这地里的药材长势很好。”说起中药材种植经验,梁德奎头头是道。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之所以敢于“尝鲜”,离不开合作社的带动和指导。“去年价好,24亩地一共卖了390斤籽种,每斤65元,比往年种那几十亩地的收入高多了。过些天再收割一次籽种,还能收入2万多元,到了明年再把药卖出去,这三年都有收益。”梁德奎算起了收入账。

  环县环芪康中药材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率先在新集子村试点种植黄芪、黄芩1050亩,效益超过预期,当年实现收入20多万元。2018年,合作社将种植规模增加到2300亩,借助中国化学工程集团30万元的产业帮扶资金,通过村集体入股20万元、贫困户配股10万元的方式,建立“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一药分三金”模式,即土地入股分“股金”,土地入股,亩均100元;本家务工赚“现金”,就近到基地务工,亩均收入400元;短快保底得“红金”,产业补助资金亩均300元。

  合作社监事长梁有堂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地间管理需要大量人工,而且厂里的分拣、清洗、切制、捆扎等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2018年,合作社的劳务用工在480人次,劳务支出74万元左右,其中有23人属于长期雇工,除了每月保证1600元基本工资外,还发放绩效工资,人均工资每月3000多元。

  “去年,我们建起了初级加工厂,主要是为了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以2017年为例,湿药采出来每公斤只能卖5到6元,但是加工切片后,每公斤可以卖到30到40元,价值能提升五六倍,今后我们发展的方向就是‘种植+初级加工+深加工’,延长中药材生产的产业链条。”梁有堂说。

  55岁的耿庆国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合作社成立后他就一直在里面务工。他告诉记者,合作社里活多的时候每个月能赚3000元左右,按天领取工资。他一边带工一边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如今自己也种植了10亩黄芪,在合作社务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加上家里其他农作物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2万多元。

  目前,环县环芪康中药材合作社带动全乡种植中药材5000亩以上,建成初级加工厂1处,扶贫车间1处,吸纳社员112户,其中贫困户77户。实现村集体年固定分红1.2万元,贫困户年固定分红1万元,户均1000元。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