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宁县

【爱国情 奋斗者】从“吹鼓手”到“传承人”——记庆阳唢呐艺术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自刚

 2019/05/15/ 08:1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爱国情 奋斗者】从“吹鼓手”到“传承人”

——记庆阳唢呐艺术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自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日前,第二届“陇东工匠”评选结果揭晓,马自刚成为该行当中唯一一名上榜的“艺人”。

  这位出身贫寒的黄土汉子,凭借一杆唢呐,改变了生活轨迹,从一位民间的“吹鼓手”成长为“全国吹歌大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马自刚的艺术人生要从1976年说起。

  那年,14岁的马自刚利用假期,跟着舅爷和姥爷这两位当地有名的“吹鼓手”,在老家宁县焦村到处“顾事”。

  “当时没想别的,就想混个肚儿圆。”马自刚回忆,一段时间过后,舅爷姥爷发现他很有艺术天赋,就让他试着敲敲鼓、拉拉二胡、吹吹唢呐。

  舅爷姥爷懂音乐语言,但不懂音乐文字。于是,从小热爱音乐的马自刚一边跟着舅爷姥爷学习,一边用简谱和五线谱将这些传统曲牌“翻译”出来。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方面方便我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留存下来”。

  为熟练掌握简谱和五线谱,马自刚跟着收音机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那时的收音机节目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一段时间只播一首曲子,这也给我创造了反复练习的机会。”马自刚说,后来他才知道这种方法的专业术语叫“视唱练耳”。

  1978年,一次偶然机会,马自刚在亲戚家的录音机里听了两盘唢呐磁带。于是,好学的他借来亲戚的录音机,听了整整一个通宵,还把全部曲牌进行了记谱。

  曲牌曲谱记出来了,但有的曲牌却对不上名字。马自刚多方联系,找到了磁带的录制者杨书义。他骑着自行车,从和盛塬赶到早胜塬,向杨书义当面请教,标记出了两盘磁带的所有曲牌名。

  1979年,马自刚高中毕业,报考了一所大学的音乐系,但由于右手小拇指残疾未通过面试。当年,马自刚回到焦村镇,成为舅爷姥爷乐团的正式一员。

  1981年冬,马自刚跟随舅爷“顾事”时,遇到了梁平正,也由此开启了真正的学艺之路。

  “梁老师吹唢呐把指、气、舌、唇四大基本功全用上了,唢呐让他吹活了。”梁平正的唢呐技法深深感染了马自刚。

  在舅爷的引荐下,马自刚拜师梁平正,开始不定期从焦村赶到西峰找梁平正指导。“焦村到西峰近50公里,骑车单趟约3个小时。”马自刚说,但一想到能得到梁老师指点,这点辛苦就不算什么了。

  由于勤奋好学,马自刚很快便成了梁平正的得意门生。

  之后,马自刚在西峰租了一孔窑洞,一边贩卖瓜菜,一边在周边“顾事”。“那时候的红白事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就趁着‘顾事’间隙,做点小买卖。”马自刚回忆,有时“顾事”要忙上好几天,回去的时候瓜菜都烂了。

  1988年,手头的活多了起来,马自刚放弃小生意,一门心思当起了“吹鼓手”,在行内逐渐声名鹊起。也是这一年,他参加了庆阳“三民”大奖赛,第一次把唢呐带上了舞台。

  1991年,马自刚等4位庆阳唢呐艺人参加了首届中国沈阳秧歌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他们用不控哨循环换气的方法演奏了庆阳唢呐传统曲牌,充分展示了庆阳人的淳朴,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在这一过程中,马自刚与老师以及其他各地的唢呐艺人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坚定了统一庆阳唢呐杆子的想法。

  “原来的唢呐大都是用八瓣竹篾箍制而成,做工粗糙,音色不准,演奏不便,费劲费气。”马自刚说,他们从外地购回新的唢呐杆子,把原来各个调的木杆、竹竿唢呐,改为通用的降B调唢呐,并且对指法和用气方法作了革新。

  “刚改的时候,很多人不接受,觉得自己的‘老伙计’用惯了。”马自刚说,他们就从身边人、自己的团队改起,慢慢地,大家发现改后的唢呐音色洪亮、省气省劲、演奏方便,就逐渐接受了。

  唢呐的规范化,彻底改变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混乱局面。在此之后,庆阳市组织百人唢呐表演方队,先后成功完成了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国庆”大型文艺晚会等重大活动的演出。

  2006年,庆阳唢呐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当年7月,马自刚参加了首届全国民间吹歌展演,被评为“全国吹歌大王”。

  之后,他又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大型文化活动中演奏庆阳唢呐。2011年,马自刚还应邀赴埃及参加“欢乐中国年”活动,让庆阳的唢呐第一次走出了国门。

  2012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马自刚成为首位庆阳唢呐艺术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此前后,马自刚致力于庆阳唢呐艺术的传承,从一个只谋求营生的“吹鼓手” 变成了为庆阳唢呐艺术传承积极奔走的 “文化自觉者”。他发起成立了庆阳唢呐艺术专业委员会,拍摄、录制了一大批音像资料,并编写出版了《庆阳唢呐演奏教程》《庆阳唢呐演奏曲目选粹》,设立传习所,先后培养专业学生100多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