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西峰区

西峰区 产业扶贫让群众抱团发展

 2019/04/08/ 17:25 来源:陇东报

西峰区 产业扶贫让群众抱团发展

贺塬村村民在栽种花椒树苗。通讯员 盘小美 摄

  本报记者 李晓峰 通讯员 盘小美

  毛寺村乡村旅游渐入佳境,文安村设施瓜菜收入可观,赵咀村油牡丹长势喜人……时下,农业产业扶贫之花正在西峰乡村结出丰硕的果实。

  西峰区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立足“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扶贫产业,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村社抱团

  壮大集体经济

  往年,彭原镇赵沟畎村贫困户尚鑫都要到邻村找零活干,农闲时节就没有收入。如今,她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每月有稳定收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赵沟畎村曾是15个区级贫困村之一,缺乏主导产业,集体经济薄弱。去年,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庆阳大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村社合一”方式,通过土地、资金劳务、技术等形式,吸纳60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发展饲用玉米、黄花菜、苹果等产业。同时,积极与庆阳凌云服饰公司衔接,成立服装加工“扶贫车间”,招收了当地30多名妇女在车间务工。

  “今年,我们计划连片栽种100多黄花菜、带动村民种植1000多亩青贮玉米,让群众通过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村党支部书记孙浩春说。

  针对贫困村产业薄弱现状,西峰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和兴办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经济组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村集体的土地、资金等集体资源量化入股到集体经营主体,由村集体控股,农户、贫困户合股经营。

  目前,西峰区15个贫困村累计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3家,带动贫困户659户,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2018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497.8905万元。

  资金扶持

  变“输血”为“造血”

  近日,在西峰区什社乡贺塬村的梯田里,十多名村民正忙着栽种花椒树苗。“这些花椒苗是村里统一买回来的,不用我们掏钱。”贫困户贺昊权一边栽花椒苗一边告诉记者。

  过去,贺塬村没有像样的产业,该村的帮扶单位筹集2万元扶贫资金,从天水引进优质花椒苗,组织村民集体栽植。“我们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改造的梯田试种60多亩花椒,每户投入一亩多地。如果栽种成功,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贺塬村党支部书记贺志文介绍。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西峰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针对有偿还能力的贫困户直接投放,对无经营能力但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由龙头企业带动投放,对经营能力较弱、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由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投放,分类施策扶持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累计向3936户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贷款2亿元。

  农企“结亲”

  小生产连通大市场

  “以前到外地打工,离家远,收入也低,自从村里建起了苗木合作社,我就一直在这当领工,收入增加了近一倍。”提起与合作社“结亲”,显胜乡岳岭村贫困户袁万福深有感触。

  在产业扶贫中,西峰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当中的“能人”创办合作社,采取政府出资补贴、合作社自筹、银行融资、产业发展资金折股量化等方式,加快推进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培育了一大批“龙头”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促进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难题。

  去年,庆阳绿优苗木繁育农民专业合作借助“三变”改革东风,在显胜乡岳岭村大力探索“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29户精准扶贫户入股资金8.7万元,劳务入股60多人,土地入股20多户,带动周边群众抱团发展苗林产业。

  目前,西峰区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7户,培育承接主体853个,5237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户均配股15000元,实现了各个产业领域都有龙头企业带动、村村都有合作社、户户都有致富产业。2014年至2018年,全区累计脱贫4961户19981名贫困人口,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53.4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