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环县

环县产业扶贫: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创新实践

 2019/03/22/ 16:40 来源:陇东报

  环县产业扶贫: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李文

  去年,环县虎洞镇高庙湾村一名创业大学生将自家喂养羊畜的苜蓿草、燕麦草以每公斤十多元的价格销售到沿海城市,作为宠物饲草走向高端市场,在当地引发热议。“这些饲草,我们种得太多了,收割不完就坏到地里了,收割回来的,羊畜吃不完也当作柴火了。”高庙湾村党支部书记杜学文说:“即使近几年县上大力发展草产业,每公斤也只能卖到一元。”

  近年来,环县把县内优质产业资源与外界大市场相融合,县上及时出台政策,借助帮扶政策机遇,积极与县外企业联手,把优质产品快速推向国内各大城市,促进农民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增收致富。

  里“应”外“合”

  拓宽产业扶贫路

  环县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县,是中国小杂粮之乡,以荞麦为首的30多种小杂粮种植面积近300亩,全县肉羊存栏近200万只。这些小杂粮零化肥、零农药、零污染,羔羊肉不膻不腻,受到各大城市市民青睐。

  如何让这些远在深山无人知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环县探索出“互联网+农副产品”的新路子。环县樊家川镇庆州小杂粮种植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在把农家的绿色杂粮经过精选、包装后,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以前小杂粮主要卖给本村和周边县城,电商发展后,卖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及四川、江浙等地,电商销售单次从起初的每天几单到现在每天上百单。”合作社理事长李涛开心地说。

  据了解,在电商的带动下,环县年均订单种植小杂粮100万亩,电商累计销售额达8亿元。

  内促外拉

  加速产业改革升级

  为了推动产业改革升级,让更多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环县以肉羊产业为龙头,全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环县演武乡刘坪村采用“社托户养”模式,对有意愿、有条件、有能力的养殖户由政府扶持,合作社提供技术、防疫等保障,户均养殖10只基础母羊+1只种公羊。该模式带动贫困户户均仅靠养殖收入超过2万元,成为脱贫的重要支撑。

  “331+”产业扶贫模式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中盛公司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2018年,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中盛公司在环县落成投产,不仅有自己的种羊场、育肥场,还有屠宰加工车间,加工的羊肉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香港。投产以来,该公司屠宰肉羊8万只,实现了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过亿”。

  内联外通

  提升产业影响力

  发展产业,单家独户只能是小农经济,不能在大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面对群众长期固步自封的小农思想和急需发展壮大的产业矛盾,环县各村均成立养殖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意愿的群众可以联合成立农机、果蔬等专业合作社,把合作社当成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纽带,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

  一个村一个或多个合作社,带动群众也只有几十户,不仅带动能力不强,运行也不是很规范。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环县试点成立联合社,张成珠是环县联合社成立的首创者。去年10月,他联合环县14个乡镇85个合作社抱团发展,将农产品、农资等进行整合,让入社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受益。

  张成珠认为,跨乡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农民出售粮食和购进农资省去了中间环节,农民的粮食收入更高,种地成本降低,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联合社又统一对合作社进行培训,推动各合作社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更好地服务成员社和广大农民。

  在联合社带动的同时,环县还依托天津帮扶的重大机遇,注册了“环乡人”品牌,利用电子商务和甘货进津机遇,让环县的农产品覆盖全国各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