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华池县

华池县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社合一 干部带头 村民抱团

 2019/02/21/ 10:16 来源:陇东报

    华池县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社合一 干部带头 村民抱团

  本报记者 高于婷

  张文林是华池县悦乐镇田掌塬村的党支部书记,除了要忙活村上的各项日常工作,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

  1月22日,记者见到张文林时,他正在村部查看板蓝根的晾晒情况。偌大的村部院子,一半面积都用来晾晒刚刚采挖的板蓝根,等到晾晒到位,这批药材将打包交给收购的企业。“合同很早就签订了,现在就等着交货收款了!”张文林告诉记者,2018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600亩,仅板蓝根就种了400亩,丹参有200亩,现在已经采挖了一部分,还有留床板蓝根250亩,丹参200亩,等到了3月份再采挖、出售。

  2018年2月,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田掌塬村成立了“村社合一”的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前期,张文林作为牵头人,遇到了不少阻碍,缺乏资金、群众积极性不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把家家户户都走了一遍,给村民们挨个讲经营模式、分红政策、风险收益,细致的规划和苦心的奔走,让村民们动了心。

  张文林自掏腰包3万元带头入股合作社,村民积极响应,纷纷将自家的土地、机械拿出来入股,有种植经验的村民,还以自己的技术经验入股,担任技术指导。2018年3月,合作社召开社员大会,经讨论决定1000元/股,“村集体+贫困户”与合作社按照7:3的比例进行分红,共计入股资金42.2万元。

  田掌塬村民张岐是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张岐已经64岁,三个女儿都已出嫁,他和妻子田巧琴两人都患有慢性病,已无力耕种自家的20多亩地。村上要成立合作社,张岐考虑到自家的地和旋耕机反正也是闲置着,不如流转给合作社,至少还能有点收益。“有了村支书带头,咱们村民心里就有底了!没想到这不到一年时间,5500元的分红就拿到了手。”张岐开心地说,“往年种玉米、豆子,我们老两口在地里忙活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今年把地流转出去了,人省劲了,收入却涨了。”

  “促进产业发展,单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利用合作社这种形式,将闲置的资源快速集合起来,大家抱团经营谋求发展,更有出路。”田掌塬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文斌为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也下了一番功夫,他不仅时刻关注中药材的市场动态,而且还积极联系专家教授,来帮助村民检测土壤、指导科学种植,提升药材品质。

  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盘龙药业公司签订了协议,由盘龙药业公司为农户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统一购销等一条龙服务,形成三方共赢的“356”经营模式。通过“公司+村社+农户”三方协作,土地、劳务、机械、技术、资金五种入股方式,土地占25%、劳务占12%、机械占9%、技术占4%、资金占20%、合作社占30%六种分红比例,使所有参与者共享红利。

  目前,文林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82户,其中贫困户29户,现已采挖板蓝根150亩,干货产量约30吨,药材样品经制药厂鉴定为一级,并与制药厂顺利达成收购协议。

  2019年,文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调整种植结构,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中药材1000亩,种植甜高粱200亩。“把支部扎在产业链、将党员聚在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在推动合作社产业发展的同时,村民们也能学习到种植技术和经营知识,这对乡村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李文斌对“村社合一”这种发展模式和前景自信满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