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庆城县

庆城县翟家河乡:我给大山“做衣裳”

 2018/11/29/ 15:0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我给大山“做衣裳”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洪文泉 薛砚

  立冬过后,瑟瑟寒风没能阻挡住贺兴龙的脚步,近几天他一直忙着给山上的苗木补植、保暖。

  “这一处造林点占地700亩,主要是种植油松、白皮松。现在我们已在6个村完成苗林结合培育6.2万亩。”站在庆城县翟家河乡共和村的一处造林点,贺兴龙自豪地说:“你看对面那个山头上,那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小树苗也是我们栽植的。”

  贺兴龙给自己的微信名起作“给大山做衣裳”,因为这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梦想。

  今年36岁的贺兴龙是庆城县马岭镇贺旗村人,前些年给当地石油企业组织运输,收入很不错,算是个“小老板”。2011年,他从四川旅游回来,沉浸在山清水秀的回味中,再次审视自己的家乡时,看到的是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头。巨大的反差让贺兴龙感到难过,自己的“小家”富裕了,然而常年生活着的“大家”依旧没有改变。“为啥我们只有漫天黄沙,不能有绿水青山呢?”

  对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决定种树、造林!

  说时容易做时难,要让一座座荒山头披上绿色绝非易事。在和家人商量后,贺兴龙决定先向县林业局咨询求助。

  庆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苗林产业,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庆城县林业局对贺兴龙参与造林的意愿充分支持,向他介绍正在开展的苗林培育工程。

  2013年,贺兴龙在县林业局的指导帮助下,结合苗林培育项目,分别与翟家河乡共和村、西掌村、店户村、路家掌村、程家河村签订合作协议,流转土地,组织村民开始在翟家河乡共和村建立一处2万余亩的造林点,当年种植油松、竹柳等400多万株。

  一棵树苗栽下去,贺兴龙心中的成就感就增加一分,可谁知道,由于村民们违禁放牧,羊群一过,便把他的这些“成就”啃得七零八落,第一处造林点的多处树苗遭到损毁。

  “树苗都给啃坏了,看着真的心疼啊!可是我能咋办?把羊拉走还是让村民赔钱?我明白了,生态绿化不是一个人的事,不仅我自己要爱树,更要让村民和我一样珍惜这些树。”贺兴龙说,县林业局的干部们带着他一起给村民们做工作,宣传封山禁牧政策。在一次次劝阻和宣传下,村民们也从曾经的破坏者变成了旁观者,最后还变成了绿化家乡的参与者。

  “现在羊都卖了,家里的荒地都用来种树了。”翟家河乡共和村村民李会萍告诉记者,这几年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养殖是副业。政府宣布封山禁牧的政策后,恰好贺兴龙种树需要人手,村民就决定跟着一块干。

  “我家对面山上的树都是我们村里人一块种的呢,树多了,环境也越变越好,今年雨水又多,黄土也刮不起来了。跟着小贺种树,既能挣钱,还能为咱村的生态环境作贡献,是件好事!”李会萍说。

  为了保障树苗成活率,今年,贺兴龙专门邀请县林业技术工作站的专家到造林点上为村民们指导技术,他还与技术工作站的专家一起展开示范田实验,用700亩地种植白皮松、华山松、云杉,增加苗林产业的多样性。

  看着山头上铺满的一株株小树,贺兴龙开心地说:“想着人们来到庆城县,看到绿水青山,知道我贺兴龙也为这片土地作了一点点贡献,我就满足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