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宁县

子午岭下的绿色希望——宁县盘克镇前渠村发展苗林产业纪实

 2018/05/09/ 15:1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通讯员 安志鹏 郑朝静 陈飞

子午岭下的绿色希望

——宁县盘克镇前渠村发展苗林产业纪实

宁县盘克镇前渠村苗林基地。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陈飞

工人正在田间起苗。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郑朝静

  在被誉为“庆阳苗林第一村”的宁县盘克镇前渠村,不仅田地里种着苗木,就连农家院落的犄角旮旯、山边河滩的荒地也都用来种苗木。

  4月1日中午12时许,前渠村的一片油松地里,十多位村民热火朝天地挖着油松苗,这些油松苗要运往陕西省延安市,一共12.2万株,可收入4.2万元。

  前渠村苗木种植起步早,许多村民从中获益,更有不少贫困户因此脱贫。近几年,虽然这项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但村“两委”积极探索新办法,苗林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起色,一株株小树苗又在前渠村“火”了起来。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安志鹏 郑朝静

  苗木种植增收入

  前渠村位于子午岭林缘区,虽然缺少平整的可耕地,但宜林山地多,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有培育优质苗木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3年,前渠村党支部书记马宁源凭着自己在林场打工时学到的育苗技术,率先在自家的4亩地上搞起了苗木培育。“当时村里人都不看好这个产业,2005年苗木有收益时,虽然收入不高,但也比以前种粮的收益翻了一番。”马宁源告诉记者。

  2006年,马宁源动员段怀宁等3名村民一起栽植苗木,共培育国槐、刺槐、油松等70多亩。2009年,这些苗木初见效益,平均每年每亩地收入2000元。随后,马晓力等13名村民也加入进来,全村种苗面积达到120多亩。2011年,这些两年生的苗木每亩地收入达到2.6万元。

  面对良好的收益,很多村民都动了心。从2011年起,前渠人纷纷栽植苗木,之后的3年,全村每年每亩地收入8000元左右,苗木成了前渠人的“摇钱树”。

  看着前渠村红火的苗木产业,盘克镇其他村的村民“坐不住了”,纷纷加入了发展苗林产业的“大军”。

  马宁源介绍,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去外地寻找销路,后来不断有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的客商主动联系前来购买苗木。因当地苗木抗寒抗旱、造林成活率高等优势备受客商青睐,苗木曾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马宁源回忆,前渠村接待外地客商最多的一天,来了20多辆13.5米长的运苗半挂车,村里人手不够,邻村邻乡的人也来打工,单是起苗每人每天收入都在200元以上,挖大苗的工人每天能挣1000多元。2014年,前渠村苗木一次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3户,最多的一户收入达到80多万元。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