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庆阳  >  庆阳新闻

李学宏:试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

作者:庆阳市纪委 李学宏稿源:中共庆阳市委网 2011-07-12 15:14


  (甘肃省庆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学宏)

  内容概要:红色廉政文化是党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培育的具有廉政内涵的先进文化,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具有先进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征。本文分析了红色廉政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历史特征,阐述了红色廉政文化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挖掘资源—传播文化—开展教育—提高软实力的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基本路径。

  关键词:红色廉政文化内涵特征意义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李学宏,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甘肃武威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 2010年9月任中共庆阳市委委员、常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红色廉政文化是党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培育的具有廉政内涵的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不仅在战争年代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然发挥着强大凝聚功能,特别对科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历史特征

  红色廉政文化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在廉政建设上的成功实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历史特征。

  (一)思想内涵

  1、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革命先辈面对恶劣环境永不气馁,面对屡次失败永不退缩,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永不屈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许多革命志士被捕后面对敌人利诱和屠刀表现出了头可断、血可流、革命信念不可移的英雄气概。正是革命先烈犹如磐石的革命信仰、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才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⑴

  2、清廉为民的革命本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重视廉政建设,率先做到清廉为民。在中央苏区,他们与群众一道吃“包包饭”,穿草鞋,穿粗布衣,亲自为民办实事,毛泽东为群众挖水井,周恩来帮红军家属砍柴、挑水、拉犁,朱德等带头下田帮助农民插秧收割。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为了节省一张纸,常是写了正面又写反面。正是一代领袖廉洁为民的模范行动,才和群众建立了血肉之情,鱼水关系,铸就了铜墙铁壁,打败了国内外敌人。正如司徒雷登对国民党军官们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是廉洁换得的民心”。 ⑵

  3、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井冈山时期,从朱德军长到伙夫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为了节约,许多干部带干粮办公,以艰苦奋斗战胜了敌人围剿;延安时期,边区军民开荒种地,纺纱织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卫了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加大炮,建立了新中国。可以说,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断言这种作风会产生一种伟大力量--“东方魔力”。 ⑶

  4、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1933年毛泽东签发《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时指出:对于贪污腐化、消极怠工及官僚主义分子,应立即惩办,决不姑息。中央苏区开展了反贪污腐败斗争,查处了熊仙壁贪污腐化等案件。⑷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制订的《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死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等,⑸并依法严惩了肖玉壁、邢爱身、李桂成等180多起贪污腐化案件,表明了党在反腐败上一贯的坚决态度和严正立场。

  (二)历史特征

  1、先进性。红色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在革命时期廉政建设中的集中体现,所包涵的坚定信念、清廉为民等内容,体现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可以说红色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

  2、群众性。红色廉政文化是党带领广大劳苦大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的,来源于革命实践,根植于广大人民。人民群众既是革命斗争的参加者,又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创造者,还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直接受益者,许许多多共产党人艰苦朴素、服务人民的清廉事迹至今仍广为传颂。

  3、传承性。红色廉政文化扬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革命先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可以说红色廉政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清正廉洁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廉洁文化的延续和升华,是优秀廉洁文化与革命精神的结晶。

  二、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红色廉政文化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党之所以先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廉洁是我们党具有强大战斗力、凝聚力的基础和源泉。红色廉政文化作为廉洁从政的执政理念和文化形态的结合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的廉政精神,自始自终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明显特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理念,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至关重要。

  2、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中国特色廉政文化是中国清官文化与党关于廉洁从政要求相结合的产物,⑹是以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可以说,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廉政文化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树可脱皮、可断枝,但绝不可断根。如果割断廉政文化的根而嫁接在别的文化上,那我们党就有可能变色。前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共产党的文化根基,将其嫁接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上。所以红色廉政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和目标任务,在政权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⑺因此,建设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红色廉政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红色廉政文化是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朽文化、消极文化的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这些文化使一些党员干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纵观近年来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都是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的结果。而红色廉政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映了革命者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因此,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律和特点着手,用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于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反腐倡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时期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1、挖掘红色廉政资源,提炼红色廉政精神,建立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资源体系。红色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形态,即:红色廉政资源,集中体现为革命时期的“人、事、物”,“人”是指清廉志士,“物”是指清廉志士生活战斗过的革命旧址、遗址,留下的生活战斗用品、史料等,“事”是指革命时期的廉政建设事件和清廉事迹;另一方面是精神形态,即:革命时期廉政精神,具体表现在基本内涵上,是红色廉政文化的“魂”。 ⑻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遍布着内涵丰富的红色廉政资源,只有深入挖掘这些资源,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潜在功效。党中央历来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了一大批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近年来又开辟了红色旅游,建立了一大批红色旅游景点。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把廉政文化融入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中,挖掘、整合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廉政资源,依托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红色景点等,创建廉政教育场所,使红色廉政文化与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融为一体,使这些资源成为廉政教育的第二课堂。要深入挖掘革命史料,采取收集遗物、实地走访等方式,记载党的廉政建设历史和革命志士的廉政事迹,编写廉政书籍,拍摄廉政影视,创作廉政文化产品。要深入挖掘红色廉政文化精髓,采取召开学术研讨、红色廉政文化征文等方式,对革命时期的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研究,挖掘革命领袖的廉政思想,提炼革命时期廉政精神,探讨廉政建设对革命胜利的作用,完善红色廉政文化理论,努力构建人、物、事、魂为一体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体系。

  2、拓宽传播渠道,创新表现方式,提升红色廉政文化覆盖面、渗透力。先进文化的主流地位是在竞争中取得的,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先进文化总能在竞争中占优势。当前,以官为本的残余文化、金钱至上的腐朽文化等都在利用各种手段扩大自身影响。红色廉政文化是当代的主流文化的主要内容,⑼如果不参与宣传的竞争,就可能失去廉政文化的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宣传革命先辈的廉政事迹和廉政精神,搭建红色廉政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要积极占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主流宣传阵地,不断扩大红色廉政文化的覆盖面;要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公开栏、电子显示屏、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设施,布置廉政图版、格言警语,为群众开辟更多更好感受红色廉政文化的新渠道。红色廉政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认可与参与,要在融入上用心思,在渗透上下功夫,不断创新红色廉政文化的表现方式。要充分发挥文化、文联等部门的作用,引导文艺工作者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题材文学、歌曲、书画、舞蹈、影视、戏剧等文化作品,用优秀文化作品吸引群众、感染群众;要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场所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廉政文化活动,使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中接受红色廉政文化。

  3、利用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伟大历程,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⑽可见,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具有咨政育人的独特功能,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入手,用革命时期的廉政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作为党员廉政教育的核心和永恒主题,坚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著作,开展“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讨论,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作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的重点,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相结合,坚持组织重温入党誓词、重唱革命歌曲、重看红色影片、重读红色著作等活动,引导党员树立廉荣贪耻的道德观念,自觉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把革命先辈严格遵守纪律的感人事迹和惩治腐败的典型案例作为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等党纪国法的鲜活教材,表明党严惩腐败的一贯立场,警示党员干部增强法纪意识,淡泊名利,清廉做事。要坚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聆听革命先辈的清廉事迹,引导党员干部继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4、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红色廉政文化的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胡锦涛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⑾可见,文化既是精神生产,也是物质生产,是综合国力的“软实力”。我们要放眼世界,把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廉政护航”的思路,长远谋划,统筹安排;要把红色廉政文化的先进思想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努力使革命先辈的廉政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要把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反腐倡廉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实施以资源建设、基地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为重点的“红色廉政”建设,实现廉政、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多赢。要把红色廉政文化的思想元素融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中,努力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要拓展时间和空间,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廉洁理念,挖掘历代清官廉吏的廉政思想,挖掘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蕴含的廉政思想,挖掘先进组织、模范人物的廉政事迹,不断赋予红色廉政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使红色廉政文化的精神血脉在延续中充实放大。要以革命先辈和先进模范人物为原型,创作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相统一的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建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展馆和廉政教育基地,突显红色廉政文化的独特魅力。要持续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不断提高渗透力,扩大覆盖面。要不断整合纪检、宣传、党史、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纪委协调、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不断发挥红色廉政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切实提高红色廉政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著录:

  ⑴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M](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

  ⑵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学习时报》第508期

  ⑶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学习时报》第508期

  ⑷靳士信:《论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及其实践》[EB/OL]人民网2003年12月23日

  ⑸《延安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法规》[J]121-123页

  ⑹新余市纪委宣教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初探》[EB/OL]新余廉政网

  ⑺熊扬勇:论中国红色文软实力及提升路径[J]理论导刊2010年第2期第28页

  ⑻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59页

  ⑼刘东利:红色文化就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EB/OL]求是理论网2010年01月03日

  ⑽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7年07月27日

  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人民网2007年10月25日

编辑:杨晨雨
相关新闻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舆情业务 | 托管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20047 ICP备案号: 陇ICP备0500034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